Saturday, February 23, 2013

吹動大麥的風



吹動大麥的風
(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)
 

肯洛區(Ken Loach)

2006/ENG/Color/127min.

時間:01 /15(二) 20:30
地點:清大蘇格貓底咖啡屋









  
  1919~1921年間,愛爾蘭獨立戰爭在國內如火如荼地進行著,自16年復活節起義失敗,愛爾蘭共和軍開始展開武裝上對英國的反擊。暴力活動一開始並未得到愛爾蘭民眾的支持,但在一連串英國政府的對獨立運動的暴力鎮壓與無故槍決之後,暴力行動逐漸得到愛爾蘭人的認同,《吹動大麥的風》設定背景即在1920年,時值暴力已蔓延成為了活動主導。故事敘述一對兄弟加入愛爾蘭共和軍(IRA,Irish Republican Army),在1920年反抗英國統治。

  弟弟戴米恩是位醫生,原先準備離開家園,前往倫敦開始自己的事業,在火車站時卻巧遇英軍蠻橫的暴行,眼見手無寸鐵的車掌被毆打,自己卻必須忍氣吞聲,長久鬱積的不滿使戴米恩放棄職位,追隨哥哥泰迪加入愛爾蘭共和軍。愛爾蘭共和軍初始以游擊軍的方式訓練,並以民眾傳遞密訊,對英軍展開突襲。愛爾蘭人雖居住在自己國家內,但工作多是低階層的農人或是工人,卻由英國統治階級把持經濟動脈。在影片裡,可以看出一般愛爾蘭人民對IRA的暴力反抗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,甚至包庇。而IRA也經由鄉野間傳遞,互通消息,或躲避風頭,其捉摸不定作風冷硬使得英軍採取更加激烈的鎮暴手段。

  《吹動大麥的風》是一部政治寓言、骨肉相殘相殘的悲劇,肯洛區用血肉之情,從歷史長河淘洗中,凝煉出的民族傷痛與國家暴力,至今在世界各國仍各有對照。不論是給正在發生,或即將發生的歷史悲劇,足是一部厚實而誠懇反省的借鏡。

  影片裡一些殘忍的鏡頭,如拔指甲、割頭皮,真實直接地將英軍殘暴表露出來,在英國與愛爾蘭得到不一的評價(光在英愛地區就累積出破億票房,大概是肯洛區從影來最「主流」的時刻吧),有學者和作家批評,肯洛區把英國人描寫成虐待成性,把愛爾蘭共和軍浪漫化,論述則質問導演「為何這麼憎恨自己的國家?」我以為,也許部分批評家沒有看完電影,才會做出如此的評論。

  暴力在電影中可以是一種剝削、一種娛樂和消費,甚至還可形成風格,而在《吹動大麥的風》中,則像不可無視的歷史存在,導演在用殘忍激起觀眾的不忍時,對人物仍有一種悲憫,包容著人物的善與惡,哀慟於人性求善的脆弱。影片裡,面對愛爾蘭民事法庭的判決,哥哥泰迪選擇私下放走被判賠款的商人,只因商人是共和軍軍需的大金主,戴米恩則認為這樣會打破法庭公信力,治標不至本;當《英愛條約》傳來,英國同意退兵,但北愛爾蘭仍屬英國,泰迪成為自由邦的軍人,認為自由即將一步步實現,這樣的和平得來不易。戴米恩卻感到背叛,主張應完全獨立,並持續進行游擊軍的襲擊。各項選擇裡,誰對誰錯,導演都沒有給定見,為理想交戰的善良人們,在歷史之下,無法洞見全貌,只能在悠悠黑暗裡為自己所選鑿路而行,我相信肯洛區是了解這樣的人類處境的,彷彿是牽著觀眾的手,領著微光,搖搖晃晃地走下去…。

(撰文:鄭雯芳)

電影片段:

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