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May 10, 2009

怒火之花



怒火之花
(The Grapes of Wrath)

約翰 福特(John Ford)
1940|B&W|USA|128 min

播映時間與地點

5/12 (二) 20:30
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




★1941年,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(John Ford)
★1941年,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配角(Jane Darwell)
★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(National Film Preservation Board)指定典藏



「嗯,如果你計劃要開車西進
走我走過的高速公路最棒
高高興興開上66號公路吧

它從芝加哥一路蜿蜒到洛杉磯
總里程超過兩千英哩
高高興興開上66號公路吧」
--Nat King Cole 〈Route 66

  已成遺跡的66號公路,承載了無數住在東部或中部的美國人的夢想,一路通到他們幻想中的新天堂—陽光普照的加州,的確有西進發展成功的例子,最知名的就是蓬勃的好萊塢電影工業,不過也有不少人抑鬱而終。本片《怒火之花》拍攝的是經濟大恐慌時期,期望前往加州能遠離貧困卻面臨殘酷事實的家庭。

  Joad一家人面臨風災之後土地欠收,被地主暴力趕出家園的困境,一張來自加州、提供800個採收水果工作機會的傳單燃起了他們的希望,忍受離鄉的痛苦,剛假釋出獄的殺人犯兒子Tom開著一台破舊貨車載著全家人上路。爺爺倔強不願意離開家園,由家人半哄騙半強迫抬上車,後來死於中風,是第一個在旅途中犧牲的角色。即使路上有人告訴他們加州並非想像中的美好,他們也只能繼續前進,因為再無退路。原本人口興旺的一家隨著情況越來越惡劣,有人過世有人離開,目睹的兩座農莊一處以武力驅逐工人,一處受警方管制並壓低工資以容納湧進的人們,都如此的不堪入目。在與資方的一場衝突之中Tom因友人Casey的死而殺了人,臉上被劃了一道傷痕使他成為顯眼的逃犯,一家人匆匆離開第二座農莊,終於到達人性化管理的第三個社區。在一連串事件後,Tom逐漸明白自己的使命,不再當牧師、在革命中犧牲的Casey一席話「人並沒有自己的靈魂,而是巨大靈魂的一部份」深深影響了他,他矢志要和所有受欺壓的人們聯合起來反抗。

  電影中的每個角色都極為生動,Tom從浪蕩子漸漸成熟變成革命志士、Casey無法再為信仰獻身,終於在工潮中發現自己真正認同的信念、孩子們天真頑皮、女兒Rosasharn美麗而孱弱,都讓人無法移開視線。最令人心疼的角色是母親,作為全家精神支柱,她努力維持家人和睦,照顧祖父母、兒童和有孕在身又面對丈夫離去的女兒,在路上遇到臨檢時,為了順利通過州界而隱瞞祖母已逝的事實,後來又得送別求去的Tom,滿臉滄桑的她最後說,身為人,就得堅強的活下去。鏡頭拍出蒼涼大地和其上人們之間的親密感,以演員臉上表情的細微變化表現他們在困厄之中的態度。

  本片改編自普立茲獎和諾貝爾獎得主John Steinbeck的小說《憤怒的葡萄》,是John Ford導演除了西部片之外,備受肯定的另一類型作品。電影前半部大致上和原著相同,後半部則改編幅度較大,Joad一家人在結尾的生活情況要比原著當中好許多,引發爭議的結局也予以刪去,也許和John Ford本人較趨保守的政治立場和市場考量有關。然而本片隱涉的左派思潮,特別是關於工人起義的部分,還是為當時體制堅實的美國社會帶來不小的衝擊。


(撰文:Debby)

影片片段: